
影響畫質好壞的成因 
一張好作品除了構圖好、意境佳以外、良好的畫質是必須的,一張對焦鬆散的畫面會另觀者感覺不舒服。
銳利的畫質在表現上是非常重要的,對不好焦或振動不能事後一昧的靠影像軟體銳利化。
細緻的畫質需靠很多方法來達成,下列舉例一些方法.和各位共享!
採光
嚴重的曜光現像會影響到畫質。在側光或逆光時通常在觀景窗即可看到曜光現像。
適當的快門速度
太慢的快門速度易使作品晃動導至畫質鬆散。
焦點正確
脫焦或對焦不準也會使畫質鬆散。
盡可能使用三腳架
一支好的三脚架比的過一支好鏡頭,在手持拍攝時常因振動而使得作品會有些鬆散,洗小張照片看不
出來,但一旦洗到 5X7或8X12以上,立刻可看出其差別。
光圈不宜開到最大
例F1.8.太大的光圈景深很淺,亦會影響到畫質,一般來講F8是最適合的,但拍攝題材有時需用到大光
圈或小光圈,應以題材為優先考量,再來考盧畫質。
<某些鏡頭如LEICA.ZEISS或NIKON的AFS.17mm~35mm即使開到2.8尚有非常良好的畫質>
優良的沖洗商家
洗照片時有時會色澤會灰灰的,除了使用公司貨的相紙,沖洗藥水的時效性和純度也是很重要的。
反差適中
反差太大易使亮暗部失去細節。
空氣品質
例如工業區附近或下毛毛雨,空氣中含有大量懸濁物均會影響透明度。而高山或國外因為空氣品質
佳,再加上空氣清徹,作品通常透明感和立體感皆有不錯的畫質。
優越的鏡頭
好的鏡頭亦是影響晝質很大的原因,尤其是 COATING 的技術。
一般而言.以定焦鏡為最佳 ( 28mm ~ 200mm ),旅遊鏡最差,LEICA 或 ZEISS 又比日系為佳。
良好的後製
DSLR一般色彩有些灰灰的,且不飽合:需要利用影像軟体使其色彩.晝質最佳化。
所以說,一張畫質好的作品,的確需要許多因素來促成 ~